A7_05528.jpg

Marc L³

地址:高雄市前金區仁義街231號

線上預約連結:inline.app/booking/marc/l3

營業時間:預約17:30或20:00兩個時段、週日、一公休

IG:https://www.instagram.com/marc_l3/

回顧去年的現在,剛好是第一次踏進這建築,就此之後就迷上,

只要看到Marc變換菜單,就忍不住揪姊妹們搶按預約鍵,很幸運地,

正逢剛換上1980元的新菜色,在高雄高單價餐廳而言,並非天花板價格,

不過今天又提筆書寫,正是因為Marc在我想像的味道當中,又有另一層不同的感受,

最大的收穫就是,之前入座用餐,相佐的是市面上紅白酒,這次所呈現的餐酒搭配,

取名為"Memories"與"Experience",記憶中的台灣味道,與遊旅各地的功力而成,

每一道菜都有存在的意義,整份餐點吃下來非常飽足與美味,值得與大家分享品味。

A7_04700.jpg

A7_04701.jpg

A7_04702.jpg

關於建築與裝潢,在上篇文章有相當詳細的介紹(點我),

這篇文章著重於新菜單的完整性,餐酒搭配,請務必搭計程車前來,

開車不喝酒,未成年請勿飲酒。

A7_05496.jpg

菜單 ─ 介紹菜單的同時,耳中流洩的是最道地的台灣歌曲,

我們的年紀與Marc相仿,琅琅上口的華語與台語歌曲,格外讓人放鬆,

沒有高級餐廳的拘束感,雖然我們還是穿得美美來約會,

不過在音樂的調和下,與服務人員的用心介紹,氣氛歡樂不少。

A7_05495.jpg

A7_04711.jpg

每次都坐在一樓聽Marc說菜,這次我們被安排在二樓(訂位不能指定位置)

二樓的椅子也很舒服,聊天也因為是獨立桌,可以更自在愜意。

A7_04712.jpg

A7_05497.jpg

A7_05499.jpg

南洋

清酒.荔枝.椰子.蘆筍

[喝酒不開車、未成年請勿騎車]

使用台南霧峰清酒-初露.純米吟釀,

加上高雄林園玉荷包荔枝酒-乃姬(看到害我偷笑,好可愛的名字)

與椰子龍舌蘭酒和新鮮白蘆筍一起調製而成的Cocktail,

我才知道原來台灣也有清酒,味道相當溫和,尾韻有荔枝甜感的俏皮,

後勁浮現一個相當熟悉的味道,原來就是「味王蘆筍汁」,

自己也不禁莞爾一笑,飲品完全符合Memories的主題,

Cocktail讓人印象深刻到最後會回味,請務必要選點,整套餐酒才完整。

(另一個我們沒選的是「辦桌」,感覺就是喜宴上的芭樂楊桃汁)

A7_05500.jpg

使用的器皿也非常耐人尋味,一個是黑松汽水杯,加上冰塊稀釋的清酒,

另一個量杯可選擇倒在杯中,增加濃度,非常趣味的一組Cocktail。

A7_05505.jpg

A7_05501.jpg

寧夏

地骨露.甘蔗.金桔

朋友點了無酒精飲料,是主廚Marc在台北逛寧夏夜市的記憶,

對地骨露的印象是有著淡淡的枸杞中藥感,但這杯喝下去,

幾乎都是甘蔗搶了所有風采,非死甜,

其中還有其他層次的甜味顯現,是很特別的滋味。

A7_05518.jpg

紫蘆筍

黑豬.山茼

外觀看起來像是可樂餅,相當酥脆,咬開裏頭是扎實的肉餡,

山茼蒿醬汁與旁邊鴻禧菇等酸感蔬菜點綴,使之不太過油膩。

A7_05522.jpg

A7_05519.jpg

水果玉米

培根

美而美玉米濃湯,因為主廚非常愛我家牛排配玉米濃湯,

所以選用台灣的水果玉米製成濃湯,也太甜膩,好喜歡!

A7_05523.jpg

A7_05524.jpg

花枝

臘肉.青蚵

整份超黑是怎樣?髒髒包的概念?

上頭泡沫醬汁,是湖南臘肉與墨魚汁製成,

東石鮮蚵酥炸後點綴,生食等級的花枝,隱藏在其中,很酷!

A7_05526.jpg

A7_05527.jpg

A7_05529.jpg

胭脂蝦

麻竹筍.手指檸檬

這是我與朋友最喜歡的一道熱前菜,不只是新鮮胭脂蝦,

義大利麵餃真是讓人驚豔,內餡是旗魚與花枝海鮮版本的,

上頭炸過的藜麥也好涮嘴,這個再多也不夠吃。

A7_05530.jpg

A7_05531.jpg

白鯷魚

昆布.北蔥

最愛的餐前麵包,厚片鹹香。

A7_05532.jpg

金目鱸

筍乾.山蘇

金目鱸是屬於比較大隻厚實的魚類,熟成後帶皮乾煎,

魚皮就是要趁熱儘快品嘗才香。下面是熬煮米粒到「糜爛狀」變成醬汁,

我聽到介紹覺得超不可思議,這是阿嬤煮給孫兒顧身體的魚湯才會這樣煮吧,是愛。

A7_05534.jpg

A7_05535.jpg

A7_05536.jpg

豬肋

紅椒.大頭菜

豬肋排(或帶骨五花肉)帶有濃郁的油脂感,好像每個人的部位都稍有不同,

像我的就更肥油感但一樣好吃。旁邊的大頭菜很脆口,很有韓式搭配感。

A7_05539.jpg

A7_05540.jpg

A7_05542.jpg

鴕鳥

鴨肝.栗子

第二道肉類主菜,緊實肉質靠著主廚使用日本米麴醃漬熟成兩天,

軟化肌肉組織,所以吃起來實在蠻不像是鴕鳥肉,很嫩。

上頭還有鴨肝點綴,還不小塊呢,濃郁到最後吃完都有相當密集的味道。

A7_05543.jpg

A7_05544.jpg

A7_05548.jpg

A7_05549.jpg

擂茶

豆腐.金棗

雖然主廚總是說他不擅長製作甜點,

不過金棗與「豆花」(豆腐花),淡雅爽口,輕巧的結束這餐,

總是讓人回味不已的小份量甜點,吃完就準備劃下尾聲,畢竟預約第一場,

後方還有顧客催促著,吃的速度正好,但最後總是餘韻無窮。

(然後我就要回歸到現實去接小孩)

A7_05550.jpg

A7_05551.jpg

與去年現在再訪多次,發現不只是食材味道掌控更加細膩,

魚與肉每項幾乎都是主菜的複雜度,讚嘆不已就是結論,

能吃到就是幸福,再看照片,香氣都是獨一無二難以複製,

寫文以資紀念,不曉得下次再訂到是何時。

A7_05554.jpg

A7_05512.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多肉動物 的頭像
    多肉動物

    多肉動物-以食物為座標的女人

    多肉動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