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一下六月台北遊記之住Ivana家愛之旅下次還要一起吃拉麵一起變胖喔!
話說我們這攤過了很久沒有見面玩耍都會彼此思念,趁著這次想要去朱銘美術館的同時也揪了一團前往。
路線:北投捷運站集合吃早餐(連結) → 前往三芝小豬 → 朱銘美術館 → 金山老街 → 石門海邊
從北投捷運站離開之後,第一站就前往三芝。假日的淡水公路塞車蔓延了好幾公里,幸好朋友駕輕就熟,
迅速地彎往小巷弄穿梭在時間內就到了三芝小豬,好久沒有見面的大家可以聚聚聊天。不過服務生真的頗冷,
沒有什麼笑容,除了蛋糕,麵包要12:00才送來,結果又遲到沒送到店,一整個非常的失望啊。
三芝小豬幸福烘焙
總店地址:新北市三芝區埔尾27號
電話:02-86353045
石門輕食館分店:新北市石門區崁子腳58-8號
電話:02-26380130
營業時間:四月~十月11:00~19:30 | 十一月~三月11:00~18:30 | 假日會提前一小時開門,每周一公休
其實我們原本是要去石門館吃點心,但是我以為三芝店也有輕食,於是誤打誤撞地進來消費才發現只有蛋糕,
幸好一同前往的都是非常溫馴的小動物,所以迅速點了蛋糕當作貴婦的早點,品嘗隱居在海邊的美食。
粉紅色的建築物在三芝的山頭非常的顯眼,全部都是小豬的擺設,目不暇給。
一進門推開到底還有草皮等戶外造景,不是只有單純的室內座位,開闊的設計讓人想要到外面走走也是有此環境。
但六月的太陽顯得炎熱了一些,大家在外頭玩了一會兒就進屋子裡去了。
屋內有許多溫馨可愛的小豬,意外的早晨光線非常的適合拍照,尤其又沒什麼客人的同時,
大夥在這個舒適溫暖的空間裡面拍照與吃蛋糕喝咖啡,愜意的生活真的很難想像來到台北阿。
我尤其喜歡吧檯這個長手小豬,伸在杯子附近真的好可愛。
壁爐跟鐘擺也是超符合三芝小豬童話中的情景,不過一擁擠應該會很嘈雜,
畢竟桌子與桌子之間的空位有點狹窄。戶外可能就是那時候比較好的選擇了。
蛋糕櫃中也是蠻多選擇的,真難以決定,大家都點了不一樣的來品嘗。
還是覺得起司系的香濃與綿密,跟他們家的麵包要選擇起司培根吐司一樣,起司真的是強項阿!
可惜到離開前還是沒等到配送麵包的車子過來,少了購物的一項樂趣。
飲品-80~100元
你看這個熱可可未免也太可愛了吧,還畫上小豬的圖案真的很讓人捨不得動任何的角度,
咖啡的表現比茶類稍微好一些,在濃稠與大眾化有些取捨,找出一個大眾最接受的平衡點,
去搭配她們家的點心,並且去烘托點心類的出色味道。加上這天坐在窗戶旁邊,可以見著外頭的美景,
與朋友們閒聊,這杯飲料的價格是合理的。
連黑咖啡都帶有一點酸度,即使是深焙還是有一定的回甘。
巧克力起司塔
塔皮超級好吃,起司也好香濃。我以為很小塊,但是這種蛋糕會在嘴中濃得化不開,值得回味再三。
蘭姆葡萄起司
吃到蘭姆葡萄時才發現,他們家的起司基本上沒有什麼甜味,只有濃郁綿密的香氣。
黑森林起司
感覺比較甜一點。
香蕉核桃起司
本日最推薦,不過應該有季節限定。核桃的口感與起司的濃郁綜合成一種完美無瑕的滋味。
藍莓起司塔
一顆顆的藍莓果醬垂涎欲滴,塔皮也很香。但是我個人比較偏好起司系列的蛋糕。
離開了三芝小豬後,我們驅車前往朱銘美術館。雖然沿途有指標但我們還是迷路了一會兒,
如果沿著指標走要注意轉彎的地方,一陣慌亂與笑鬧當中,終於到達目的地。
朱銘美術館
地址:新北市金山區西勢湖2號
電話:02-24989940
營業時間:五月~十月 10:00~18:00 | 十一月~四月10:00~17:00 每周一休館 | 國定假日營業
交通方式可以自行開車或者是參考台灣好行優惠
農曆過年請參照官網營業時間:http://www.juming.org.tw/opencms/juming/index.jsp
票價:全票250元 一般民眾 | 優待票220元 學生 65歲以上長者 | 殘障優待票125元 | 團體票200元(15人以上)
這應該是我第二次來到這裡,只是第一次前往時沒有參觀,這次揪了一團「偽」團體,
一起沉浸在藝術的領域並且順道去金山吃喝拉撒睡。山上稍微偏涼了些,開車上山也稍嫌陡峭了些,
這時候就要感謝司機對於塞車的包容和山路的曲折。這篇文章可能無法詳述博物館與朱銘先生的廣博精深,
並且天氣不甚好,照片也都灰濛難以顯示其戶外的美感,若想觀看晴天版本推薦網友Morris網誌(請點連結)。
有一些特展展覽經常更換變動,可經常上網觀看最新資訊。不過,
千萬別因為路途遙遠而捨棄了這麼一個假日奔跑的好去處,
與一般在市區的展覽比較起來,腹地寬廣,除令人眼界開闊,也讓人在山光水色間嘗盡山光水色之美。
朱銘美術館占地11公頃,都是朱銘先生陸續購得金山的山坡地慢慢闢建而成的文化園區。
朱銘本名朱川泰,於1938年出生於台灣苗栗通霄的窮苦農家。
十三歲時拜李金川老師學習雕木刻,開始在寺廟人像與中國歷史人物上專研。
其間,他不但秉承了師父對傳統題材的熱度,還掌握了木雕的精髓。不久便自立門戶,並成為知名的手工師傅。
但他並不滿足於此,1968年再次入楊英風的門下。楊英風是著名的雕塑家,擅長大型抽象不銹綱作品。
朱銘身子結實但清瘦些,楊英風老師鼓勵他學太極,以便強身磨練意志,學習太極的修練過程中,
朱銘領悟了身、心、力量的來源與制衡,天人合一與物我兩忘的哲理,創作了一系列單件及對招的太極作品。
後到紐約訪問,受美國普普藝術的影響,創作了人的系列-「人間」,木刻上色彩粗獷,或保麗龍鑄銅,
被綑著的人像型態扭曲,沒有臉容,但表情氣鼓鼓的,呈現一般詼諧、活潑、豪放、野性的味道。
因受陶藝家陳景亮的影響,製作陶魚、陶人。因陶板有其限制,改變材料的侷限,改用捆捲捲海綿,
用鑄銅手法完成「運動系列」。不管如何,不僅僅在美術館有見到朱銘作品的蹤跡,隨便在信義區閒逛,
都能巧遇朱銘的人間雕刻駐足在街道邊。眾生相就是一般人,他們跟我們一起等紅綠燈也是正常的吧。
首先從室內開始欣賞。驗票之後就是採用拼貼而成的人間系列。從路邊攤的小人物、各式各樣的民族,
或者是我們路人甲乙丙所組合而成。當然也有我們最熱衷的選舉活動,但不以政治人物表情為主軸,
而是我們平凡老百姓的支持自己盼望能夠選上的候選人,在大家都各執一方的旗幟中鼓譟吶喊,
有的大笑有的撕破臉,甚至怒目相對,正是我們人與人之間最矛盾也是最真實的存在。
從天而降的傘兵同時也在欣賞眾生相之餘掉在參觀者的附近周圍,透明輕盈的降落傘,
與笨重人身雕刻的搭配與組合讓人忍不住往天花板欣賞這些精緻的作品。一開始就令人驚呼連連。
她們 ─ 凝視與對話
特展時間:2013.4.27~2014.3.30
http://www.juming.org.tw/opencms/juming/hotNews/exhibition/exhibition_0069.html
大概一陣子就會換展一次,撇開與朱銘剛毅的雕刻與線條美的粗獷之作,女性的「她們」,
呈現台灣女藝術家在各領域上頭的創作與風情。還有男性藝術家對於女性的想像柔美的嚮往與表現。
並且有很多互動區,上頭的留言或許也是另外一種「眾生相」,讓人細讀每一則而莞爾。
Andy Warhol 作品沃荷式的夢露 Monroe in Warhol style
接著我們走向戶外,以崇敬的三軍開始參觀。剛剛已經有從天而降的空軍,
室內就是以海軍和陸軍為主軸。深灰色的材料表現出處變不驚和報效國家的堅定,外頭也同樣都是軍人的作品。
仔細看連姓名與軍階都非常仔細的「繡上」,我想這是表達出朱銘對於三軍的尊重。
海軍在另外一頭,精緻整齊的排列彷彿帥氣的海軍領子在空中飄揚。
運動員的作品也充斥在整個園區,與軍人的剛毅之美全然不同,
肌肉的線條,塊狀的美感,與運動器具渾然一體的動感呈現,在戶外有非常活潑奔放的熱情動感。
一個個眾生相作品在戶外邊走邊在路旁陪伴著我們,就像是路人一樣走過我們的身邊,也像我們身邊的朋友般,
來來去去。在每個人的背後或許都有一些故事,朱銘將情感表現在「略筆」的寫形體之美,
而非「詳筆」寫實之美,但在表情的一抹滄桑與微笑當中,帶出此人的職業與經歷。
除了眾生相外,還有一些精細的雕刻。看似柔軟實則剛強,看似輕易輕巧,實則可是經過巧妙設計阿。
很喜歡這些拉鍊那些齒縫都非常分明的感覺,彷彿還可以感受到拉起來咖咖咖的摩擦聲音。
接著就是大夥最愛玩的太極系列,或許反而是接觸的太多,實際看到並沒有太大的熱血沸騰。
太極都是一對為單位,互相對應。「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為中國傳統易經思想演變而成的拳法,經由開展收推的動作,有時柔軟,有時剛毅,
雖然在草皮上無法見著彼此之間收推之間的運氣,但呼吸中見著兩人的默契,
與朱銘在太極之中對於姿勢的心領神會,和放置在整個草皮之間的大型裝置藝術與自然界的牽連。
這就是最有名的「太極拱門」。將動作簡化成最抽象的形體,通過一種與天地結合的完美太極形象,
厚重與速度感矛盾的在一些雕刻中錯雜呈現。晚上打燈更加具有特色。
在這裡真的很好玩,尤其天氣有點陰天反而涼爽輕快。
沿途可以購買粉筆,在地上創作你所想像的朱銘藝術。
很多畫得很棒的小朋友,正在與爸媽炫耀屬於她們的太極作品。旁邊還有小花掉落裝飾,真是美呆了!
沿著戶外走,有更多的眾生相讓人欣賞與拍照。
這就與信義區放置的作品非常雷同呢。(一樣?)
故鄉情展覽
官方網站:http://www.juming.org.tw/opencms/juming/hotNews/exhibition/exhibition_0067.html
展出時間:2012/12/29~2013/12/01
「鄉村的時代,過去了,可是在我的刀筆下、木頭中,它們愈來愈鮮明。我想,用我熟悉的方法和材料,表達我的眷戀,是很快樂的。 」—朱銘
自幼生長在苗栗通霄,許多的作品都離不開那個小小樸實的村莊。雖後來成就了太極朱銘,
但實質上木刻是朱銘的根本,所以將情感慢慢地轉移到木頭的雕刻上。木頭原本就有天生的紋路,
利用這樣子的東西,有技巧的想像到自己的故鄉潛移默化地轉到這些形狀與木頭上,
自小當學徒的刻骨銘心,與左鄰右舍的親切寒暄,都在故鄉情的覽展中表現出來。
阿桑們的笑容都好親切,天真無邪。
免不了要惡搞一下。
接著還有懸空的體操選手讓人變化一下口味。
廟宇佛像的雕刻,亦是恩師李金川先生教導朱銘的一身絕活。不管是什麼年紀的朱銘,
永遠都沒有忘了自己的根本,在創作的源流上,故鄉之情才能表現出真正的自我,尤其藝術家心思細膩,
讓家與土地的情感上緊密的結合,才能創造出更了不起的作品。
看似柔軟肉感,但卻堅硬無比,真的是非常神奇的美術館,比起看圖片來說,有著更深一層的體會。
最後一個部份就是走出園區的歷史人物系列。這個湖畔真的是小朋友與大朋友的最愛,
雪花白的雕刻展現這些偉人的成就非凡,步伐昂揚,在玩樂與美感的大地,結束了一下午豐富的展覽活動。
雖朱銘已為七旬老翁,但感覺對於藝術的造就仍繼續在不斷前進。
多年前曾經聽說這裡是一個非常寬廣的,與眾不同的藝術展覽場,也有點像是大型的倉庫這麼低俗的說法。
但或許這是他成就的金山藝術村,亦是一個大型的航空母艦,可以帶領著後輩藝術家朝聖,也對於雕刻,
有著另一種更巨大的想像,如果你跟我一樣喜歡逛展覽,那真的要來體驗一下屬於戶外大型展覽場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