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之於自己,就像是一種信仰一樣,而我用佈道的心情傳播對美的感動。」
— 蔣勳

你是否經常放慢腳步觀察日常生活那已經習慣的一切?你是否經常停下來聆聽萬物混沌的聲音?這本書從莊子「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觀點出發,蔣勳公開分享屬於他生活美學的體驗與心得,讓大眾明瞭 — 美感訓練並不難,美感生活並不貴、不遠。他希望忙亂步調下的現代人,可從本書中習得如何放緩生活步調、舒緩生活壓力,從最平易的生活面來伸展感知的觸角,尋得心靈釋放和寧靜。

我想起「面由心生」這四個字;隨時存在謙虛的態度並隨時保持開闊的心胸,就不至於太沒氣質,就算每天乏味可陳工作著,也會在生活中發現細微的變化,去發掘美的存在、去感受美的事物。像是「庖丁解牛」這個故事,無屠夫之血腥,無殺生之殘忍,日復一日,經由一種專注,在工作中可以歷練出一種桑林之舞,咸池之月,使自己的身體感到「游刃有餘」的自由解放。我相信懂得享受美的人,從內心散發出美麗,無分貴賤,更何況外表,不是嗎?

蔣勳說:「在宋代繪畫中,凡是畫亭子的地方,一定是景觀最好的地方,絕對不會隨便添加上去。因為這個亭子代表說:你人生到了最美的地方,應該停一停,如果不停下來就看不到美。」亭子絕對是畫中簡單的幾筆,常被忽略而沒有發現;但人經常是經歷陡坡後想在亭中休息,這表示「美」是打從人們心裡們最渴望的需要,「美」讓我們回到了最本質的自己。放慢步調,與最近所盛行的「LOHAS」(樂活)不謀而合,從心出發達到美的境界,是全世界主張的生活趨勢,從敏銳的感受力,分別在我們的食衣住行上做各式的改變:

食之美:
中國自古說品味,都是從「飲食」開始。經常收看日本美食節目的觀眾就知道:日本人強調食材本身新鮮度的發揮,並不需要做太多的調味和製造,而是在生產過程中仔細的呵護照顧,讓它們吸收日月精華提煉成「日本第一」的驕傲。但現代社會過度「速食」正逐漸吞噬食之美學,通常最快速的國家也是最肥胖的國家,高達三分之ㄧ的美國人和五分之ㄧ的英國人被診斷為過度肥胖,絕非巧合。所以,慢食運動的覺醒,體驗食物的原味享受美食,細細品嚐箇中滋味,體會酸甜苦辣的人生。

衣之美:
設計師蔣友柏曾說:「沒有任何人能告訴你該如何提昇品味,不是穿戴名牌就有品味,要多思考、多學、多談。」每一塊布料都有一個微笑,希望穿著它的那個人是哼著歌的,而不是瘦骨嶙峋的模特兒炫耀的那層皮。回到我們的本質來穿搭,我想,是讓衣服來配合你,而不是你來奉承所謂的時尚。

住之美:
「建築是所有藝術中佔第一位的表演形式,因為有了好的建築,就可以有美好的事物在這個建築裡產生,像是美術、音樂、舞蹈等等。」蔣勳說。我們增加了房屋外的層層鐵窗,禁錮我們的思考與阻礙我們的夢想,這已經不是家,只是一間房子,沒有任何的情感,也沒有人願意回家了。從「愛」經營,想想母親每天燉煮補品等待的味道,這是永恆的美與記憶的感動,回到這樣的初衷從自己的家開始經營,精心的布置過、打理過,房子因而變得溫暖而有風格。擴展至社區也充滿著家的溫暖,空氣中也時時瀰漫著春意。

行之美:
單車的盛行是因為速度放慢,更能感受這個城市的美麗。遊走在自行車步道上,清楚的感受到身體逐漸散熱、呼吸心跳的加速和血液在大腿內側奔騰的脈動著,一步一步的體驗到生命單純而樸實的感受。輪子滾動著速度緩慢的吸著粗糙的地面,藉由小腿的踩動慢慢的傳達到知覺的清醒,跟對這周圍環境的感動。

但現代人無非是追求速度與效率。我想起市面上有許多作家將古典童話故事濃縮成六十秒精選CD,目的是要協助家長節省時間應付孩子。乍看之下,十分鐘就可以說上六到七個故事,簡直是忙碌父母的救星!這樣盲目崇拜速度感還是在我們的生活中不斷的重演。「忙」是「心亡」,心死掉了,忙茫盲的一生就像是電影「命運好好玩」的快轉,心靈上的死亡縱然美景美食皆索然無味;不妨,開始嚮往平穩安靜的、舒適慢調、一份屬於心靈上的從容,除了開始欣賞生活美的一切外,更要學習觀察與對於環境的感動,莫忘初衷。

緩慢,是建立生活美學的第一步。在午後的一個慵懶陽光下,在房間泡了一壺茶讀了最後一頁:「忙,是心情的一種感覺,我們可以練習在任何速度加快的狀態裡,都不要讓自己覺得忙碌。」我們永遠得在事業與前途衝刺,但別忘記要懂得煞車,在進與退間得到一個平衡,在工作與生活中找到更高的理想和目標,開始懂得欣賞生命、珍惜生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多肉動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