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於2011.11月,稻米收割前,池上大橋與海端附近)
想到池上一定會想到池上飯包,但是飯包到底要去哪裡吃真的是一個嚴重的問題。
不管是規模最大的悟饕,還是火車站前面的全美行,對於池上這個小鎮飯包的競爭也是不小,
各有支持者。這次我捨棄逐漸商業化,機械化的「池上飯包」,因為之前已經都吃過,
我選擇非常有趣的一間店:阿婆婆米食。
福原打鐵工坊
地址:台東縣池上鄉中山路194-1號
電話:0933-865919
營業時間:09:00~11:00 | 14:00~18:00 | 19:00~22:00
阿婆婆米食
地址:台東縣池上鄉中山路212號(福原打鐵工坊對面)
電話:0910-937145 | 089-862003
(一定要先預約,阿婆婆只有一個人會忙不過來呢)
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APoPo.tw
沿著台九線從玉里南下,其實我是先發現打鐵工坊的。
塊塊紅磚砌成的平房小店,聲聲的磨鐵敲打,深深吸引著過路的旅人。
我邊找著停機車的地方,就看到了阿婆婆那廣大的庭院,便在那兒東張西望。
「你要找阿婆婆用餐嗎?你可以打她電話喔。」鄰居好心的提醒了我。
心想這樣子不會太突兀嗎?在雜誌和網路上已經聽聞阿婆婆米食的健康與特色,
現在實際的「路過」這裡,唐突冒昧的誤打誤撞,終於還是打了電話。
「你好,我想要用餐,臨時預約。我可以等阿婆婆忙完,我在對面的打鐵工坊等喔。」
阿婆婆爽快的答應了我,我便先到打鐵工坊打擾啦!
一進門,打鐵達人鄭銘昇先生跟我打了招呼,說了聲歡迎參觀,
琳瑯滿目的刀具們像是高低起伏的藝術品,銳利的刀鋒,深刻地劃入這一列列的擺設,
讓人印象深刻的直按快門。後來進來了一個農婦,她進門詢問割草刀,達人便向她推薦了幾把,
只見農婦手勢做割草樣,也決定購買了一把。看來這不是僅僅像金門一樣的觀光商店,
實際上也是當地農忙時候的生財工具阿。
好不容易等達人忙完了手邊的工作,空閒了起來,開始跟我講解關於這間打鐵店的故事。
原來已經廢棄了好幾十年的打鐵工業,因為政府推廣「閒置空間再生」,他看上了這個古色古香的紅磚房,
於是在這裡「重起爐灶」,重建磚瓦象徵著傳統產業的復興,
不變的是高超技術的傳承與達人的堅持,畢竟要在一千多度的高溫一直不斷打鐵,考驗著體力與耐力阿。
▲爐灶和爐公之位
鄭銘昇先生說,金門菜刀早期真的很有名,因為砲彈鋼板製作成的鋼刀確實無人能比。
但現在金門都機器磨成的菜刀,與他傳統技術錘煉成的菜刀絕對不同。
他細心地跟我介紹打鐵步驟為:剖鋼、入鋼、剪型、定型、淬火、裝柄和磨光,
將每一把刀的表面磨的跟機器一樣平整,比機器製作的使用得更久,且越用越鋒利!
看著小黑板上面特別訂製的訂單,有餐廳的大老闆與廚師,就知道達人的功力已經遠播聲名到各地,
他說:每次到了過年或放連假,都會被受邀到池上飯包故事館那邊表演呢!
因為結合了觀光產業,所以也不一定要買菜刀,放在盒子裏頭的這些小小的飾品,
每一個也都是達人精心敲打設計製作的,超級迷你縮小版農具阿!
而且怎麼用手扳捏都不會斷,怎麼摔都不會曲折的永遠的紀念品,真的別錯過這個。
達人介紹完了之後,又要開始高溫下的火爐工作。才剛上工就汗水淋漓,真是替他感到辛苦萬分。
但只見不慌不忙的手拿大槌,反覆的敲打錘鍊著燒的燙紅的鐵器,
看著掛在架子上那一件件獨一無二的手工打造品,任誰也想要帶回一把試試看,
因為不只是絕無僅有的藝術品,在幅度優美的刀鋒下,
還有達人的堅持與他滿滿的人情味在,我想,每次使用時,都會想到這次難忘的旅行阿。
我買的是900元的基本菜刀。
其他還有獵刀,有一些人會買回去當擺飾品,這也算是達人每天製作的熱門商品呢。
達人小心翼翼的包裝著我購買的菜刀,還有我的小紀念品,並且在袋子上面簽名留念,真是太感謝了!
我買的這個小鏟子,達人說每一個要製作三小時,所以比較貴,要300元。
但他有象徵可以鏟金發財的意思,在池上當地還蠻熱門的,很多人向他訂製很多這款贈送親友。
這時候阿婆婆進來福原打鐵工坊,跟我說我的餐點已經好了喔!
阿婆婆跟打鐵的達人是國小同學,非常的巧合,兩人在池上這個小小的地方一起創造出不同的地方特色。
阿婆婆把自己住家的鐵門漆上竹子的花紋,映入眼簾的自家院子,就像是一塊自己耕作的園地。
這些花花草草的種植,布置成悠閒的用餐環境,很像是宜蘭的稻田餐桌,利用在地的食材,
在別有風情的環境下,享受著與眾不同的料理。與全省加盟的飯包比較起來,
的確是吸引人太多了!也難怪會得到「最具食材創意研發獎」,實至名歸。
用餐的環境很像是在幼兒園吃點心一樣,旁邊還會有小貓咪跟你打招呼磨蹭。
每一隻喵喵都繞著阿婆婆打轉,真的好愛撒嬌好可愛。
這樣子的布置可能跟阿婆婆原來是幼兒園老師有關,這裡也經常會有小朋友體驗的課程,
讓小朋友了解當地的文化與特色,似乎也是現在頗為重要的課題呢。
養生饅頭套餐160元
價錢上因為後來又跟阿婆婆買了糙米,所以有點不太確定。
饅頭的口味依序是香椿、紅麴、原味、枸杞和黑糖,呈現出彩色的繽紛活躍,感覺吃了也會活力十足。
搭配的水果雖然不是長的挺好看,但每一枚都是在地的有機水果,味甜心滿足。
右下的阿婆婆特製米漿更是可以喝到飽,用米熬煮成粥,再熬成濃稠的米漿,
所以別看這麼小小精緻的餐點,可是包含著池上「慢食主義」的餐點。
米饅頭
阿婆婆的米饅頭是用高雄139號米製作而成,因為這種米「腹心白」多,較好吃又Q,
加入老麵以八小時發酵,還必須兩次自然發酵,再加入紅麴等天然的有機材料,
難怪嘗起來就跟一般的饅頭滋味不同,說是扎實的口感太籠統,
越咀嚼會越有一種香氣,包含老麵的香氣,與黑糖等材料的香氣,
慢慢的在嘴巴裡形成一種美妙的旋律,眼神馬上變成迷濛的一條線,這真的是耐嚼的好饅頭阿。
至於米饅頭的「糙米」,就暗藏在饅頭的漩渦裏頭。
阿婆婆跟我介紹池上的稻米為什麼比富里等地方吸引人,大家都有純淨的好水,沒有汙染的花東環境,
池上又多了一個特點:位於海拔250公尺的地方,剛好日落的地方缺了個角,讓日照時間增長,
稻子成長的時間相對也長了許多,吸取更多的陽光與養分,讓池上米更能在花東出色。
但種出了好米,為什麼池上的便當品質如此的不一?
阿婆婆說:「因為生意太好,那些便當店對於米飯的炊煮並不在意,甚至沒有浸泡就直接趕鴨子上架。」
也難怪吃到的都是急就章的便當,加上那些便當菜色,其實在全省各地都吃的到,
沒有太大的必要來到池上還得吃一個與高雄加盟店一樣的東西。
阿婆婆的米飯,都是經過浸泡16小時的過程,細心的填充在每一個扎實的米饅頭當中,
吃在胃裡,都是對於這塊土地的感謝與對阿婆婆的佩服。
米布丁
這也是使用糙米和洋菜粉製作而成的創意料理,旁邊添加的是洛神花果醬,
滑嫩的布丁不會有太多的添加物,就豆漿布丁那種感覺。
洛神花醬真的超級酸V的,刺激了味蕾的深處,吞下去時感到一陣香氣從喉嚨而來,
「真的是洛神花阿!」濃稠的果醬絕對讓你忘不了米布丁的滋味,相輔相成的一道美食。
牆壁上有許多這間米食館的精神:阿婆婆就像是母親一樣,用愛心與耐心,
花了許多時間讓我們這些旅人藉由食材和食物教導我們,認識池上這塊土地。
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應該就是「永續圖」,從最基本的涵養土地的養分開始,
與天地自然間的運行互相配合,讓秧苗順順利利的成長茁壯成了不起的稻米。
坐在小板凳上用餐的我,吹著徐徐的微風,整個庭院的花花草草與我們都虔誠合一,十分的感動。
池上萬安的稻米原鄉,還有一些人一起努力著。阿婆婆熱心地把報導給我看,而我在網路上也有找到這篇文章。
http://www.taiwan368.com.tw/msg_detail.php?id=1384
吃一頓飯或許平凡無奇,只有好吃與不好吃的差別,但是對於這些默默耕耘當地文化的「藝術家」而言,
一些些堅持其實都會讓他們掙扎很久。像是饅頭用到的黑糖等材料,到底要用哪裡產的?
好多要考慮的變數都會影響到整體所創造出來的價值。
這不禁讓人感到佩服,絕非為了賺大錢商業化經營,除了單純打出健康有機的字樣,
還有屬於當地居民對於土地的人情味,不會刻意的區分客家人或者原住民文化,綜合各式各樣的食材,
做出令人驚喜的料理,這是我最喜歡的部分。
這次很可惜我到達的時候已經迫近傍晚,整頓飯與阿婆婆聊天的時間快速的流逝,
沒有拍攝到花園之美。希望下次可以再來造訪,能夠帶更多朋友來,
花東的慢食與漫遊,品味整個旅行的意義,我想經過池上的時候絕對不要只去吃吃便當就結束,
或許你會發現更多不同的店家,與更多不同的達人所在。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