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7165.JPG

我沒有出國,這裡是台北信義區六張犁附近的公墓,為著名作家白先勇先父白崇禧的回教墓地─白榕蔭棠墓園。閒來無事的午後,吃完拉麵之後欲想找一個消耗體能與散心的地方,詢問朋友地點後,坐捷運晃到了六張犁。

白榕蔭堂墓園(白崇禧將軍家族墓園)

注意:晚上真的很陰森,白天還好,

但蚊蟲多雜草叢生,一定要穿長褲長袖,最好是帶防蚊液。

六張犁捷運站出來後,偏右邊走就會看到崇德街的牌子,一直往前走,會先經過有名的六張犁包子,慢慢地遠離市區人潮繼續向前,會看到「以馬以內星空咖啡館」,別左轉進去,繼續往崇德街方向,過了不久就會發現開始發現有販賣金紙的商店,詢問了一下店家墓地方向後,繼續努力地往山上走。

IMG_9175.JPG

IMG_9184.JPG

這棟房子好漂亮啊,門口也張貼著齊整的書法。

IMG_9183.JPG

阿伯慢跑選擇墓地,也是看中這兒雖然是大中午的卻有一種說不出的涼意吧(抖)。沿著路行走就會發覺後方有著101大樓的高聳,與荒涼的墓園和零落的住家相比較,很難相信這裡也是台北市信義區。沿著路一直騎車就會到深坑或南港,雖然現在看起來是一條冷僻的通道,但根據網路上查到的資料(連結)記載:「舊時茶農沿著這只容通一車的蜿蜒小道挑茶,由木柵翻山越嶺往艋舺做生意,這段山路稱做「茶路」。後來叫做「六張犁路」。民國67年更名崇德街,因山區為示範公墓,寓意「崇敬先人德行」。」

IMG_7179.JPG

IMG_7177.JPG

安靜的墓園,慢慢地發覺上頭的題字與日期,比起現在經常見到的火葬場,墓地多了家族的信仰和圖騰,比想像的環境還要乾淨,並沒有到處荒煙蔓草,很多蝴蝶陪伴著行走這條孤寂的路,增加了一些生氣。聽說人死掉之後會變成蝴蝶,在自家的周圍徘徊流連,不曉得是否為這樣子的原因,沿途蝴蝶種類和數量讓旅人有著坐落在蝶谷的感覺。

IMG_9176.JPG

IMG_7135.JPG

蔣渭水先生的墓園沿著階梯上去就是,這裡長眠了許多對台灣有貢獻的志士文人,而且這些墓園簡直就是博物館,每一間的樣子都不一樣,讓我越來越期待接下來看到的回教墓園。

IMG_7178.JPG

蔣渭水先生墓園已經於2015年移至宜蘭。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paper/924672

IMG_7133.JPG

IMG_7134.JPG

IMG_7138.JPG

又有一個單車騎士陪伴了我聊了一下天,在旁邊的殯葬業相映下,這裡比起很多的墓園更有人文的氣息,尤其那個路徑華麗的樹木交錯,熱心的當地居民,還有一些形狀特殊的墓園,一點也不覺得自己的唐突闖入,而是真的帶著朝聖的心情,只有心存尊敬而百無禁忌。

IMG_7139.JPG

接下來行走了二十分鐘後,看到大概像是這樣子的形狀的墓園,就要往上坡的樓梯上面走。白崇禧的墓園並不是在路邊,而是還要沿著別人家的福地往高樓層上爬,一邊爬就會眺望到那個二二八家屬的紀念碑(連結)在腳下,雖然一邊走一邊心底都怕怕的,但其實也沒啥好擔心, 走到後來都在打蚊子,熾熱的太陽根本讓人忘記陰森。

IMG_7142.JPG

我是從這邊的右邊小徑沿著階梯上去,雖有時候不太好走,但沿著也就慢慢可以到達。

IMG_7176.JPG 

IMG_7149.JPG

IMG_7150.JPG

從白家墓園望下去就是白色恐怖政治受難區,那邊應該還要再找時間去了解,亦是一段痛徹心扉的往事。眺望遠近諸山,多少家族興衰都在這些題字當中帶過匆匆一瞥。「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在一片讓人不知所措的荒涼感襲來時,白榕蔭堂墓園赫立的聳高在眼前。

IMG_9178.JPG

白榕蔭堂墓園(白崇禧將軍墓)

白崇禧將軍為民國時期重要的軍事家,在軍閥割據時屬「桂系」一派,足智多謀,人稱「小諸葛」。參與北伐、抗日戰爭到國共內戰,建立重大戰功,並任中華民國第一任國防部長,大事年表彷若一部民國史。民國36年二二八事件,白崇禧將軍受蔣介石總統之命以國防部長身份來臺宣慰,讓整體傷害降到最低,揭示二二八善後處理原則,包含:從寬處理、禁止濫殺、公開審判、不得逮捕學生,緊急撫恤公教人員及人民等,多人因此得保全性命。民國38年白將軍隨國民政府撤退來臺。終生接受蔣中正隨扈監視,曾說過跟監者的車牌號碼一輩子如影隨形,與蔣中正的關係亦好亦壞,在歷史上評價亦好壞相參。我愛白先勇的儒雅,因而對於這白將軍之崇敬,也隨著看到墓園而升高。白崇禧將軍信奉伊斯蘭教,其墓園建築採諸多回教文化元素,為臺灣少見且具規模的回教墓園,牌坊及追思石碑內有蔣介石、陳誠、何應欽、于右任等人題刻詞句,深見白崇禧在當時的歷史定位。民國五十二年,白夫人馬佩璋女士過世,白崇禧立即在回教公墓內請留學美國的兒子建造白榕蔭堂,民國五十五年白崇禧亦長逝於此。所以走上去看到的「淑行流馨」四字,為蔣中正題字紀念白夫人的大匾。最左邊為何應欽題字「階庭看芝蘭競秀杯捲垂澤圖頌流芬」,接下來為陳誠題字「白年傳盛業已看玉附滿庭除」。

IMG_7151.JPG

不同於中國是牌坊,上頭立有彎月。整體墳墓朝向麥加方向。白先勇曾說,父親篤信回教,而他信奉佛教,並不互相牴觸。看著這些題字與阿拉伯文化相呼應,真的有一種莫名的感動,文化的融合如此相契合。背面有于右任先生題字「母德揚芬」,這些名人足以讓馬佩璋女士在安葬處周圍增添當時盛名的人士雲集。

IMG_9181.JPG

IMG_7153.JPG

像是清真寺圓頂建築為「佩璋亭」,雖頂部已斑駁脆弱的如舊牆般,但這是白崇禧紀念夫人逝去的重要建築。馬佩璋女士一向為白、馬兩家精神之柱,可以說是陪伴白崇禧將軍打遍大江南北的巾幗豪傑。白先勇《父親與民國》其中有段話說到與母親的真摯感情,令人動容不已:「民國四十四年,父親母親結婚三十週年紀念。對他們來說,這是兩人結伴一同渡過三十年一個里程碑的日子。父親六十二,母親五十二,兩人互相扶持,已經走到他們人生最後一個階段。這天父母都著實打扮了一番,父親衣襟上別著一朵紅色緞子花,母親髮上也簪了大朵紅花,兩人最登樣的行頭都上了身,全身喜氣洋洋。那天親友、舊屬該到的都到了。晚宴時刻,母親先致辭:『我和白先生結婚三十年,我們也算得上患難夫妻了……」母親說到「患難夫妻」,不禁哽咽落下淚來。她那天晚上講了一番真性情的話,親友們都為之動容。三十年當然不算短,但對父母親來說,三十年恐怕特別長,因為這三十年間,兩人共同經歷過太多憂患、太多動亂,父親處在如此複雜的政治環境中,走錯一步即可能身敗名裂。做為軍人之妻、將軍夫人,母親需要過人的勇氣、毅力、智慧、見識,才能應付各種挑戰,協助父親,使他無後顧之憂——這一點母親很稱職,都做到了。父親心中明白,對母親他是心存感激的。父親忘情地伸過手去,摟住母親的肩,母親的感觸,他了解,而且感動。那晚父母親緊緊靠在一起的那一幕,是一幅極為動人的「患難夫妻」圖。』

IMG_7161.JPG

IMG_7162.JPG

白崇禧將軍與夫人馬佩璋女士,不管外頭流言蜚語的多少,據白先勇的筆下描寫,鶼鰈情深。

pai03

接著再往上階梯上行走,石階在當時應該是大戶人家的氣派,而今鋼骨外露,雜草叢生,「吳宮花草埋幽俓,晉代衣冠成古丘」,也難怪白先勇先生在許多場合說起父親與蔣介石的恩怨,大部分還是講敘屬於「恩」的部分,他說總統還是賞賜他的。

IMG_7157.JPG

IMG_7158.JPG

四星的榮葬,棺木的堅硬。左邊為白夫人之陵,右邊為白將軍之墓。

IMG_7159.JPG

IMG_7160.JPG

IMG_9180.JPG

大理石上面雋刻著白崇禧將軍生前行跡。曾經在鄭成功天壇橫匾堤「仰不愧天」,即使在臺灣不得志也處處受限,流風遺跡亦足稱快世俗阿。

IMG_7152.JPG

蔣中正在白崇禧牌坊提「軫念勛猷」以紀念功勳。新月標誌伸向天空。回教墓地上頭都是花紋圖案,不似中國傳統石獅等動物座立避邪,但仍不減其威嚴。

IMG_7154.JPG

IMG_7156.JPG

再接著往上走,就是崇禧清真寺。亭閣式樣的邦克樓有中國風的影子,像是金剛鐧的高聳柱子,為白崇禧紀念鄭成功所提上,「忠肝義膽」,背面「仰不愧天」,身旁兩側的字句都是表現自己愛國忠誠的寫照,讓人看了忍不住對於民國初期歷史的緬懷與感嘆。

IMG_7164.JPG

IMG_7167.JPG

IMG_7168.JPG

IMG_7170.JPG

IMG_7171.JPG

IMG_7172.JPG

整區都是白氏家族墓園。政府有意規劃為「回教文化與台灣歷史紀念園區」,但至今仍是未有動靜,只有清明時節這裡才熱鬧一些,其餘時間就是寂靜的公墓,像是隱藏一些歷史不談。

IMG_7174.JPG

離開此地之後,繁華的大街與熙來人往的台北街頭竟那麼的不習慣,就像遊園驚夢最後一句錢夫人對於人事已非的感嘆:「變得我都快不認識了──起了好多新的高樓大廈。」但現在政治與社會情勢又可是白將軍可預料到的?只能說我們要好好的珍惜把握這段美好的歲月呢。

IMG_7173.JPG

arrow
arrow

    多肉動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